甲鱼产量全国领先、小龙虾“三足之一”潢川水产“游”出新天地

时间:2025-01-13 来源:半岛体育官网安全-液氮
详情

  在河南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由于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呈现出沿京广线为主轴,带动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顶端财经联合河南省现代食品产业联盟、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调研采访河南京广线地市,推出《河南食品向新记》系列策划,展现河南食品从“国人厨房”走向“世界餐桌”的发展形态趋势和新质生产力。

  产业向“新”点:应用国际领先的液氮超低温速速冻锁鲜技术,小龙虾生产形成“东有盱眙,南有潜江,北有潢川”的三足鼎立局面。

  信阳是一座与水结缘的城市。因拥有大中小水库1115座,它被称为“千湖之市”。丰富的水资源,也让它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

  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信阳市有坑塘水面10.55万公顷,水库水面3.47万公顷,湖泊水面0.03万公顷,河流水面3.60万公顷,为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养护提供了丰富的水域资源。全市还有近20万公顷稻田可以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约0.74万公顷滩涂和湿地能够直接进行水产养殖。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信阳市在发展水产业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信阳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 年,信阳市水产品总产量达28.5 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51.5亿元。其中,不仅甲鱼产量全国领先,小龙虾生产也形成了“东有盱眙,南有潜江,北有潢川”的三足鼎立局面。

  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经由分选、称重、输送等一体式智能化操作后,正在被送往原料分选车间,经由超声波气泡水清洗等作业后,进入虾仁、虾尾精加工车间。经蒸煮、冷却的小龙虾,交由工人完成去头、去壳等操作后,最终通过虾壳输送系统、半成品分级机、双螺旋速冻装置等环节,一包合格的小龙虾就生产了出来。

  这是位于信阳市潢川县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都农业)小龙虾生产线上的一幕。

  农都农业行政运营总监王娟丽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农都农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河南省生态水产品产业链链主企业,专门从事小龙虾、甲鱼、淡水鱼等生态水产品加工。目前,农都农业由“六中心一基地”即:联合研发中心、加工中心、豫东南生态水产品交易中心、冷链仓储中心、制冰中心、结算中心及豫东南小龙虾繁育基地组成,拥有集养殖、科研、加工、销售、电子商务、文旅美食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于2023年5月12日正式投产的农都农业公司豫东南生态水产品产业园加工中心拥有9条智能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在精深加工车间,农都农业采用国际领先的液氮超低温速速冻锁鲜技术,利用液氮蒸发产生的-196℃超低温环境,对食品进行急速冷冻, 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最大水分和营养的流逝,充分保持产品的本味和口感。

  王娟丽介绍,目前豫东南生态水产品产业园年加工生态水产品6万吨,其中小龙虾3万吨、甲鱼1万吨、淡水鱼2万吨。小龙虾制品的生产加工规模位居河南省首位,全国排名前五。

  “口味虾、清水虾、虾仁、冷冻龙虾尾、调味虾尾等是公司基本的产品。目前,农都农业与正大集团、宁圣集团、三全食品、思念食品、京东商城、北京信良记、南京金陵饭店等知名品牌和渠道已达成深度合作。”她说。

  据潢川县水产局公开信息及相关新闻媒体报道显示,潢川县2016年开始发展“稻虾共作”模式,2023年潢川县小龙虾养殖规模达38.2万亩,其中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5.8万亩,小龙虾年产量达3.3万吨,在全国范围内 “东有盱眙、南有潜江、北有潢川”的小龙虾产业三足鼎立之势正在形成。

  潢川县位于信阳中东部,五大水系穿境而过,县域内河网沟渠纵横交错,塘湖堰坝星罗棋布,水资源极其丰富,十分有利于甲鱼生长栖息,是河南省最大的无公害生态甲鱼养殖基地。

  根据潢川县水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统计,截至目前潢川全县已有甲鱼养殖户600余户,专业养殖公司(合作社)40余家,甲鱼熟食加工公司近80家,外塘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温棚养殖面积3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20亿元。

  “甲鱼品类发展十分迅速,此前我们的甲鱼加工量日均在5~6吨,但是现在已经跟不上市场需要。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生产线改造,改造过后日处理量能达到15吨。销售额方面,我们2023年甲鱼出售的收益有一千万,2024年有望突破两千万,实现翻倍式增长。”王娟丽告诉顶端新闻记者。

  围绕甲鱼品类,农都农业开发出麻辣、五香等多种口味的产品,并且已经在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拿下了即食甲鱼品类的销量第一名。据了解,农都农业豫东南生态水产品产业园目前年产甲鱼1万吨,甲鱼产能全国第一。

  另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河南澳嘉食品有限公司同样推出了甲鱼产品,仅2022年下半年,其甲鱼预制菜销售额即达到500万元。

  在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吕军看来,潢川县甲鱼养殖历史悠远长久,目前全县甲鱼养殖规模和产量在河南省排在第一,入选中国龟鳖产业十强县,甲鱼产业慢慢的变成了带动当地增收的重要产业。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水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智研咨询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了50.48千克,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了1.85千克,增长了3.80%。这一水平已是世界中等水准的两倍之多,回顾过去几年的数据,可发现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始至终保持着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水资源丰富的信阳无疑迎来了水产加工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机会。

  虽然信阳有潢川小龙虾、甲鱼、南湾湖有机鱼等优质水产品,但是应该看到信阳水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力仍然有待加强。以小龙虾为例,江苏盱眙、湖北潜江凭借起步早、集聚效应明显、集中营销等优势,在供应链端及终端消费市场均存在广泛的认知。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打出潢川小龙虾的影响力,不仅需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发力,也需要相关部门给出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和助力。

  可喜的是,信阳市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2024年1月9日,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信阳市水产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渔业利用水面稳定在109万亩,其中水库渔业面积稳定在39.4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130万亩,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0.4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53.5亿元。

  在提出目标的同时,还制定了延链补链强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优势品牌等一系列实施路径。针对2项水产重点工作,还绘制了水库鱼和小龙虾全产业链图谱。能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信阳水产品加工业将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上一篇:引“金”入水 “鱼”额充足
下一篇:一只野生山公跑到民宅又吃又闹网友戏弄:悟空你又胡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