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柳州的梁女士向今报热线求助,询问哪里有输氧用的“氧气”卖。5月22日,本报将梁女士的求助整理成“读者互帮”刊登,当天就有众多热心市民来电提供线索。
我们注意到,市民们除了告知售卖氧气的店铺地址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可以灌充氧气的店址。对此,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提醒,“氧气”也分等级,而用于人体治疗的“医用氧气”属于药品范畴,家庭使用时建议挑选出正规的生产及经营机构。
“虽然氧气无处不在,但提纯后用于临床治疗的,就属于药品。”昨日,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科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医用氧气早在1988年就有了国家标准,并且在2000年被收入《中国药典》成为药品。2005年,《中国药典》修订版将医用氧的浓度定为99.5%,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纯度,医用氧中的水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气态酸和碱、臭氧和其他气态化合物含量及气味也有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医用氧的生产纳入药品生产管理范畴,给予“药准字号”身份,生产及经营医用氧都需要取得许可证。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生产企业信息数据显示,目前柳州仅有三家企业获批生产医用氧,分别是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柳州箭兴气体有限公司及柳州海湾恒日化工气体有限公司。
除了医用氧气之外,还有一种氧气的浓度也很高,但不能用于人体,那就是工业氧气。
据箭兴气体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介绍,从生产方式来看,制作工业氧气与制作医用氧气的方法大致相同,并且国家规定的纯度标准也达到了99.2%。然而,就是这0.3%的差异,两者就有了巨大的区别。
首先,医用氧除了提纯,还有必要进行大量的过滤,将气体中的杂质去除,而工业氧则少了过滤工序;其次,医用氧的储存、运输、检测、使用等都有详细的特殊规定,工业氧没有这些要求;最重要的是,医用氧的水含量必须控制在0.07%以下,这样少的水分不足以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医用氧是很干燥的。而工业氧则因生产工艺原因会产生一定的水分,却没有过滤要求。
这样一来,压缩充装工业氧时就会有水分及大量杂质气体进入钢瓶,不仅容易使钢瓶内壁锈蚀产生异味,杂质过多的工业氧气吸入人体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早在1998年,国家就已明文规定禁止医院给病人使用工业氧气。
医用氧销售人员称,从外观上看,氧气瓶瓶身上会有大大的黑色字体,注明是“医用氧”还是“工业氧”。在医用氧气瓶上,会标注其“药品”身份:××卫药准字(××年)第×××号。和普通的药品一样,医用氧也一定要标注明确生产厂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一般来说医用氧的保质期为1年,在使用前应严格检查是不是过期,超出有效期的医用氧也是和普通药品一样不可以使用的。
而这些关于医用氧品质的内容,都明确记录在氧气瓶的《医用氧气合格证》上。在购买医用氧前,一定要看清楚合格证的内容,使用者必须知道,谁在对您所使用的医用氧气品质负责任。
另外,还要看瓶身上的水压钢印。水压检测是确保氧气瓶安全的重要手段,国家规定医用氧气瓶每隔3年一定要进行水压检测,从检测时间向后计算3年为一个水压周期。钢瓶的使用时间越长,钢印就越多。
从气体本身上识别的话,若能够闻到有化学异味如水锈、泛酸、硫磺等味道的,有很大的可能性不是医用氧气。但这样的解决方法只适用于使用了多次的旧氧气瓶,对于新瓶充装的工业氧来说,气味上很难区分。
药监部门建议,市民最好到正规的厂家及经营机构购买及充装医用氧,购买时可要求生产及经营方出示《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不要贪图便宜从不明渠道购买医用氧,假如发现有工业氧冒充医用氧行为的,可向药监部门举报。